犹恐失之_干如不及犹恐失之

频道:动物类 日期: 浏览:7
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原文及翻译
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原文及翻译如下:

一、原文

子曰: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”

二、翻译

孔子说:“学习(就像追赶什么似的)生怕赶不上,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。”

三、解读

1、孔子觉得真正有志于学的人,应当有着唯恐学不到、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。“学如不及”,体现的就是这种为学不知满足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。

2、事实上,学习也确实是一种追赶,既有勤奋的学习劲头,也有着探寻新知的迫切心情。对于好学的人而言,学习是没有止境的,他们永远都不会觉得满足。其实,做学问最难的地方也在于此。无论你在这条路上踏过了多少个台阶,你离前头那一个,总是还有一些距离。

3、这就像是一场追逐游戏,好学的人永远都是追赶者,而至高至深的学问则是最终的目标。但是,求学总是会有困难的,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时候。这就像俗语所说的那样,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
4、为学最重要就是要勤学不辍,只要不给怠惰之情留有喘息之机,就能克服重重困难,不断前进。

犹恐失之上一句是什么?

犹恐失之的上一句是“学如不及”,意为“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似的”。

出自:先秦·孔子的门人《论语·泰伯篇》 

节选:

子曰:“狂而不直,侗而不愿,悾悾而不信,吾不知之矣。”

子曰: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”

翻译:

孔子说:“狂妄而不正直,无知又不谨慎老实,表面上诚恳却不守信用,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。”

孔子说:“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似的,追赶上了又担心会丢失。”

作品出处与赏析

《泰伯》出自《论语》,本篇共计21章,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,舜,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。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;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。

节选部分是第17章,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。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,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。这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,其实就是“学而不厌”一句最好的注脚。